化学化工纳米学院党委组织党团员代表积极参加 2025年党员教育系列党课第四讲

  • 图/文 20250403党支部
  • 日期:2025-11-11
  • 445

  2025年11月9日,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礼堂内,马石庄教授为2025年度党员教育系列课程带来第四场专题讲座——《人间正道:关于公平正义的思考》。化学化工纳米学院党委积极组织党员、预备党员、发展对象、入党积极分子、入党申请人及团员代表等260余人参加学习。

  讲座伊始,马石庄引用John Morley的名言“人类社会的基本争论少之又少,而且出人意料地一成不变”,引出“人间正道”的深刻内涵。他进一步阐释“知天下事易,说良心话难,做良心事尤其难”的现实意义,鼓励同学们坚守良知、勇于实践,在行动中体现价值认同。马石庄强调,中国的独特性植根于绵延不断的文化脉络与思想传承,更体现在中国人民坚定而明确的精神信仰中。

  随后,马石庄以“理想的光芒”“主义的呼声”“革命的旗帜”“结构的辨析”与“良知的回归”五个单元为框架,融汇中外历史经验、经典文献与社会制度演变,系统阐述了公平正义作为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内涵,激励青年学子在实践中担当使命、推动社会进步。

  在探讨“自由与考验”的关系时,马石庄指出,“权力越大,所应经受的考验就越大”,提醒同学们要时刻保持清醒,在考验中锤炼党性。围绕社会主义理论,他重点解读了《共产党宣言》《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》等经典著作,强调反复研读《共产党宣言》的重要性,鼓励大家深刻体会其中的理想追求与现实力量。他勉励同学们牢记“劳动者”身份,脚踏实地、务实奋斗。谈及民族认同,马石庄凝练地提出“民族即共同的记忆”,指出共同的历史经验是凝聚民族情感、激发团结力量的重要源泉。

  在“革命的旗帜”章节中,马石庄系统梳理了“五常”理念的源起,以及英、美、法、俄等国革命历程中的重要宣言与制度转型,并援引富兰克林·罗斯福等政治家的思想精髓,深入阐释了革命进程、历史代价与指导思想之间的内在联系。他强调,“优秀的历史学家,无论是否自觉,总是相信未来的”,鼓励同学们坚定对未来的信心,坚信正义、人民与和平必将胜利。

  课程尾声,马石庄指出“一个人的世界观建构离不开文史哲的滋养”,倡导同学们广泛阅读经典,塑造健全而深刻的思想视野。在解析“平等悖论”时,他提出“平等往往通过‘不平等’的手段来实现”,引导大家辩证理解平等理念在现实中的实践路径。

  最后,马石庄以爱因斯坦、Harold Pinter、戈尔巴乔夫等来自科学、哲学与政治领域代表性人物的思想转变为例,说明反思能够带来认知的跃升与理解的深化。他强调,要在和平发展的进程中看到挑战,在时代变迁中坚守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与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。马石庄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对正义理想的不懈追寻,并鼓励同学们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,以务实行动——而非空洞口号——推动社会公平正义的真正实现。

  整场讲座中,马石庄教授以幽默生动的语言、渊博的学识与清晰的逻辑,结合多部经典著作与多国历史经验,系统阐释了公平正义的内涵与实践路径,有效激发了同学们的思考与认同。他号召全体同学积极投身实践,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,共同推动社会进步与民族复兴。